English

航母战记

2007-06-01 11:18:00 来源:书摘 杜嘉  我有话说

虽然同是武器,但军舰这种东西和枪啦、飞机啦、坦克啦之类的不同,因为它的体积和复杂的结构足够当舞台了,而军舰中的巨无霸航空母舰,更是超级大舞台。

众所周知,比航母实力,谁也比不上美国。二战中

,美国建大小航母上百艘,船名也五花八门。二战后喷气机出现,航母进入现代航母时代,命名不外乎三类:名人、爱国主义和独立战争,其中与独立战争有关的如“萨拉托加号”、“突击者号”,大都属于“福莱斯特”级航母,已退出现役。剩下的只有名人,如“尼米兹号”;爱国主义,如“小鹰”号,这两舰也正好是美国现役的两级航母的首舰。

甲板。在所有的军舰中,不,在所有的船只中,没有一种比航空母舰的甲板更抢眼的了。如果不放飞机,那航母基本上就是一大块游动的甲板。航母的作用相当于机场,有大片的空地是应该的。在螺旋桨飞机的时代,航母大都采用直通式甲板,从上面看它是一个大长方形。螺旋桨战斗机重量轻,起降距离短,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飞行甲板(术语为飞行甲板,而不是船甲板)的后面挤满了待发的飞机,起飞的飞机仅靠甲板前三分之一的长度就可以飞起来。当然这种时候航母要全速逆风航行,来尽量缩短飞机的起飞距离。在影片《珍珠港》里为了轰炸东京,换了大型的B-25轰炸机,甲板起飞就成了大问题。说到这B-25起飞的场面,在许多画面里都可以看到船左舷(站在舰桥,面向船首,左手边即为左舷)不是直边,而是多了一块三角出来,这说明影片中的航母不是直通式甲板而是两段式甲板。两段式甲板是为增加跑道的长度而产生的,其主要作用是适应喷气式飞机的使用。所谓两段式,就是在直通式甲板长方形的后方又斜着搭上一个长方形,这样在船的左舷自然会多出一块。前段为起飞甲板,后段为降落甲板,在紧急时可以同时进行起降作业,这在直通式甲板上是不可能的。目前美国大型航母全采用两段式甲板,而其他国家的航母均为中小型航母,加上舰载机多为垂直起降型,所以仍采用直通式甲板。只有法国的航母也采用两段式甲板。两段式甲板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才成为主流的,让轰炸东京的B-25起飞的“大黄蜂号”应该是直通式甲板。《珍珠港》肯定是用了一艘退役的现代航母来拍的那场戏,可为什么不受点累,用电脑把多出来的那块修掉呢?

航母是个舞台,甲板更是舞台上的舞台,航母上最激动人心的飞机起降,就是在这里上演的。先说飞机呼啸上天。把飞机送上天的是蒸汽动力弹射器。这个弹射器究竟有多大能耐呢?弹射器可以将飞机瞬间加速到二百八十公里时速。蒸汽动力弹射器是英国的发明,反倒是英国自己现在没有采用。要让非垂直起降的固定翼喷气式飞机从舰上起飞,除了蒸汽弹射,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,所以这可以说是现代航母的核心技术之一。俄国研究了几十年也没能过这一关,导致现役航母上的苏-33不能满载起飞,落下了天生残疾。可怕的是,在网上常能见到国内“军迷”嚷嚷要以俄制航母为蓝本,这不和向跛子学跑步一样荒唐吗?

 

 两段式甲板露了馅,《珍珠港》肯定是用了一艘退役的现代航母来拍。

 甲板后面一截是降落甲板,通常在这里上演的已经是凯歌高奏。但实际这才是最惊险一幕上演的地方。即使是最有经验的飞行员,也说在航母上降落是最胆战心惊的一刻,这不仅仅是因为甲板的面积与真正的机场没法比,还因为在浪上起伏的航母,甲板与飞机的相对高度一直在变化。飞机降落在甲板上,也不像降在机场那样减速停住,而是用机尾的着舰钩勾住甲板上的阻拦索,生生把飞机给拉住。阻拦索一般有三道,如果都错过了,飞机就得飞起来重新降一次。所以往航母上降的飞机不仅不能减速,还得保持起飞速度,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再飞一次。在电影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阻拦索是像钢缆一样的东西,但这只是冰山一角,在甲板下有巨大的链子和液压装置,那才是阻拦索的主要部分,当飞机勾住阻拦索,液压装置会迅速释放再迅速收紧,给飞机一个缓冲。在巨大的拉力下,阻拦索当然是有寿命的,而且像F-14这种重型飞机,拉它一次就要减寿两次。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来拍甲板之下的阻拦索,可能是因为这里没什么人吧。其实这里拍出来也会很好看,而且音效惊人。

在阻拦索不够用的时候,甲板上还有一道或两道阻拦网,既然是网,当然是立起来的,让飞机像鸟一样钻进网里,这可是从螺旋桨时代就有的东西。钻进网的喷气机很难挪动,给后面飞机的降落带来不少麻烦。到了现代航母上,阻拦网除了材质、网形有些改变之外,其他大同小异。

已经写了这么多,还没离开甲板。下一个其实多少还是与甲板有关,因为它有时候是甲板的一部分,有时候又是飞机库的一部分,这就是升降机。从电影中可以看到飞行甲板有时候是一块平整的大板子,有时候会缺一块或两块,缺的这块就是升降机,此时它降到下一层的飞机库去了。现代两段式甲板的航母大多有四个升降机,有的是左右舷前后各一个,也有左舷三个,右舷前部一个的,一般后面两个是将降落的飞机送回机库,前面两个是把飞机从机库提到起飞甲板。而传统的直通式甲板,一般只有两个,位于甲板的中间。总之,无论哪种航母,升降机都是位于起飞甲板的后方。在升降机这里还有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小东西:防护栏。航母有几层楼高,升降机一动,甲板或机库就会有个缺口,万一有人没留神掉下去怎么办?防护栏就是干这个的。它的机械装置与升降机联动,只要升降机不在同一平面,它就升起来,反之它就降下去,形成一个平整的甲板。

通过升降机,我们很自然就到了机库,这是舰上除了甲板第二大的地方,是地勤干苦活的地方。机库这里还有一个角落,我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,在机库这层的船尾以及升降机处,都有一个巨大的通向外面的开口,其作用当然有消防、通风、采光、运输、疏散等等。

作战室。其实我也不知道这间屋子到底该叫什么,好像空军飞行员作战前都会到作战室听取任务简报,估计航母上也是这么叫吧。不大的一间屋子,几排类似飞行椅的皮靠背椅,前面有小黑板或电视,高级军官一脸严肃地站着讲,飞行员们横七竖八地坐着听,一想这场面,你是不是已经把汤姆・克鲁斯一类的人物放到椅子上去了?飞行员绝对是航母上的特权阶层,他们待遇好,不用干重活,也不太注重风纪和对上司的尊重。

《深入敌后》中豪华的指挥中心,数字系统、全球定位、即时卫星监测一应俱全。

下面要讲的几个地方就是舰长的出没之所。首先当然是舰桥――舰长的办公室,不过在说舰桥之前,先说说舰桥所在的地方,就是航母上的岛形建筑物。从二战之后,航母的外形几乎全是一块大板子加一个岛形建筑,而且这个岛无一例外都在船的右舷。但是在《珍珠港》里日本飞机起飞的那段戏中,有一个航拍的镜头可以看到岛型建筑跑到船的左舷去了。因为有飞机起飞,所以观众自然地把飞起的这一头当作船头,那么你仔细看看“船尾”,看到属于两段式甲板的那块多出来的地方了吧?原来这部影片为了冒充直通甲板的老式航母,他们把那船反着使了,难怪岛形建筑会跑到左边。至于舰桥,其实在现代舰船上,已经与驾驶舱合而为一了,除了舰长,大、二副和舵手,还有许多相关人员都集中到了这个有一排窗户的房间。就航母而言,这里还增加了一个机场塔台的功能,除了操船的人之外,飞行指挥官也在这里工作。至于舰长,他在这里有一把专用的椅子,就坐在这里拿着望远镜和麦克风发号施令。可能是由于驾驶舱并不位于航母的中间吧,为了让舰长尽量靠近船的中间,他的椅子位于舱的左侧。椅子不远处有个门,出了门才来到所谓舰桥真正的“桥”上。但这个窄窄的平台大多数时候只是起个观景阳台的作用。

舰长另一个常去的地方是作战指挥中心。与窗户明亮的舰桥不同,这里位于船舱的深处,是间阴暗的大房间,加上许多闪着亮的仪器,总是很有神秘感。现代指挥中心,数字系统、全球定位、即时卫星监测一应俱全。

说来说去,还是有些地方说不到,比如轮机舱,比如动力中心,说也无处下嘴。有些地方电影里拍了,比如浴室、食堂、走廊,但这些地方实在没多少可说的。

(摘自《读库》0606,定价:30.00元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